科学技术处

    搜索结果
    中国植物学会第十六次全国会员代表...
    中国植物学会第十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将于2018年10月10-13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主办,昆明市人民政府协办,云南省植物学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大学和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联合承办。本次大会将是中国植物学界的一次重大盛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学生踊跃参加,携手共创中国植物学辉煌的明天! 一、大会主题:绿色发展助力中国梦 二、会议地点
    发表时间:2018年06月28日

    科技处关于2018年度云南省高校重点...
    各相关单位: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六批云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六批云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申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见附件),现将我校申报2018年度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科技创新团队的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请各相关学院(研究院)按照教育厅通知中的申报条件,结合学科及学位点建设以及“双一流”建设目标等,积极组织
    发表时间:2018年06月28日

    《2017研究前沿》分析报告
    发表时间:2018年07月05日

    科学家揭开寒武纪泛甲壳类起源之谜
    近日,美国《细胞》出版集团子刊《当代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翟大有副研究员(第一作者)、刘煜研究员(通讯作者)、侯先光研究员与英国剑桥大学Javier Ortega-Hernández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oanna Wolfe博士、卡尔蔡司X射线显微镜高级资深应用专家曹春杰工程师共同完成的研究论文《早寒武世一种泛甲壳类动物呈三维保存的附肢》。此项研究成果首次将显微
    发表时间:2019年02月21日

    云南大学羊晓东/张洪彬团队在Angewa...
    近日,云南大学自然资源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羊晓东/张洪彬教授团队与宾夕法尼亚大学Patrick J. Walsh教授课题组合作,在自由基环化串联反应合成苯并呋喃的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以“Synthesis of Benzofuran Derivatives through Cascade Radical Cyclization/Intermolecular Coupling of 2
    发表时间:2019年02月26日

    科学家用CRISPR技术改良香蕉
    1月31日,《通讯—生物学》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了一种可以成功消除大蕉香蕉条纹病毒的策略。这是一种基于CRISPR技术的策略,有望改善大蕉的生长,并提高产量。 香蕉及其近亲大蕉是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的一种重要主食类作物。培育具有更高抗病抗虫特性的品种是保证其健康高产的关键。香蕉条纹病毒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病毒,它通过将自身的DNA插入香蕉B基因组而致病,最终可导致作物死亡。比如,当香蕉受到干旱或高温
    发表时间:2019年02月26日

    陶瓷气凝胶或成航空航天新材料
    陶瓷气凝胶因其超轻、耐火、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非常适合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隔热问题,但其脆性、高温析晶、热震坍缩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相关研究和应用。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研究人员,共同研究合成了米层状结构的双曲线结构陶瓷气凝胶,通过结构设计实现了“负特性”的超材料,该材料可以极大增强传统陶瓷气凝胶材料的各项性能,甚至赋予其新的特性。相关
    发表时间:2019年02月26日

    云南大学关于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
    各院、各单位: 根据近日云南省科技厅发布的《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的通知》(云科奖发〔2019〕1号)的要求,为了做好我校2019年度云南省科技奖的提名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奖提名要求 1.拟报奖者请仔细阅读《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见科技处网站)及《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的通知
    发表时间:2019年02月27日

    科学家发现自然杀伤细胞如何影响肝...
    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田志刚课题组发现,肝脏中存在一群能负调T细胞抗病毒免疫应答的特殊NK细胞,并揭示了其功能发挥的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细胞》出版集团旗下《免疫》杂志。 肝脏具有独特的免疫耐受属性,是许多病毒在体内进行复制的主要场所。肝脏T细胞往往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去清除病毒,造成病毒持续性感染。然而,肝脏T细胞抗病毒能力低下的调控机制并不十分清楚。 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22日

    首次观察到旧大陆猴中存在经常性异...
    中国科研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发现,川金丝猴出生后3个月内会经常性接受其他猴妈妈的哺乳。这是首次观察到旧大陆猴中存在经常性异母哺乳行为,该行为可提高川金丝猴幼仔的存活率,为理解人类进化提供新视角。 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的研究显示,在中国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开展的一项实地研究中,被观察的川金丝猴幼仔中约87%由非其母亲的母猴哺乳抚养,这主要发生在有亲缘关系的母猴之间。 研究显示,这些母猴间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22日

    科技处关于2019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
      各学院、研究院: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见附件一),现将我校申报评审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 2019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分为教师类项目和研究生项目两类。 1.教师类项目:资助额度为2万元/项,研究期限二年。 2.研究生项目:资助额度为0.5万元/项,研究期限一年。 二、申报名额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文件精神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22日

    侯先光教授团队揭开云南澄江寒武纪...
    近日,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侯先光教授团队的疑难化石研究小组,通过对澄江生物群疑难化石“足杯虫类”的系统研究,确认了这类底栖固着的疑难化石是现生栉水母动物的干群,并据此构建了栉水母动物基本体型的演化路径。这一发现证实了栉水母动物和刺胞动物共同起源于底栖固着祖先的事实,破解了栉水母动物门的起源之谜。该研究成果以长文形式于3月2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细胞》出版集团子刊《当代生物学》上,并将于4月1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27日

    关于发布糖脂代谢的时空网络调控重...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27日

    云南大学举办首届东陆天体物理论坛
    4月1日,首届东陆天体物理论坛在新近落成的云南大学天文研究中心举行。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等科研院校的130余名天文学者参加了论坛。云南大学校长林文勋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云南大学副校长张力主持。 林文勋表示,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具有优质的天文台址资源,天文观测的区位和地理优势非常突出,被誉为“南国天都
    发表时间:2019年04月01日

    新型纳米机器人可进入活体癌细胞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纳米机器人。它可在磁性“镊子”的操控下,在活体癌细胞中精准活动,未来有望用于癌症诊断和治疗。 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的论文说,研究人员首先在显微镜玻片四周放置了6个磁线圈,然后在玻片上植入活体癌细胞。当研究人员把一个直径约700纳米的磁性铁珠也放置在显微镜玻片上,铁珠被癌细胞轻松“吞噬”进细胞膜。然后,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算法改变6个磁线圈
    发表时间:2019年04月02日

    共有 1,83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23 页   当前第 8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