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处

    搜索结果
    云南大学多年生稻技术纳入非洲联盟...
    近日,经非洲联盟第五届农业特别技术委员会部长会议审议通过,我校多年生稻技术被纳入非盟农业技术推广框架,并列入非盟种子和生物技术2024-2025计划。近年来,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多年生稻研究团队与中国企业合作,在乌干达、马达加斯加、布隆迪、马拉维等国与当地机构合作开展多年生稻规模性试种,并同时拓展商业化推广。 埃塞国家通讯社、埃塞广播公司、法那广播公司、《资本报》等非洲主流媒体密集报道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11日

    梦飞巡天望远镜初显身手,参与超新...
    2024年1月10日,《自然》杂志主刊发文报道了天文学家近期的重大发现,超新星SN2022jli的光变曲线衰减存在12.4天的周期性起伏,其同期光谱的Hα窄发射线也表现出一致的周期性速度位移。这个首次在超新星爆发过程中观测到的特征表明,SN2022jli起源于一个双星系统中大质量恒星的爆发,新诞生的致密天体通过吸积伴星为超新星爆发提供了额外的能量。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梦飞巡天望远镜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11日

    我校特聘教授吕正红院士研究小组联...
    近日,云南大学特聘教授吕正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领衔的研究小组联合北京大学、牛津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研究团队,首次报道采用“物理气相沉积+高真空原位快速氧化方法”大规模制备“非晶态稀土氧化镱(ɑ-YbOx)”多功能缓冲层,用于解决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界面物质扩散和离子迁移导致器件效率和工作稳定性不佳的技术难题。该研究基于非晶态稀土氧化镱在费米能级附近高浓度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11日

    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揭示长雄野生稻...
    近日,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联合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刘欢团队完成题为“Spatiotemporal transcriptomic atlas of rhizome formation inOryza longistaminata”的研究论文在植物学知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发表。 地下茎(Rhizome)是许多植物实现多年生的重要器官之一。起源于非洲的长雄野生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11日

    实验
    进一步解析地下茎生长发育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发现生长发育阶段I和II中分生组织起始群与薄壁组织2群重叠,而在第Ⅲ阶段,两群出现分离,并与顶端分生组织群、叶原基1群、顶端起始细胞群和薄壁组织2群形成发育闭环(图4)。第III发育阶段包含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群的RNA剪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1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溶酶体...
      由云南大学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溶酶体稳态调控与相关疾病”(项目号:32293200),2023-2024年度交流会于2024年3月9日在云南大学呈贡校区顺利举行。   来自浙江大学的刘伟教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的黄勋研究员、特邀专家云南大学张建教授,项目负责人杨崇林教授、各课题负责人及云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部分研究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首先,项目主持人杨崇林教授介绍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15日

    生物医药研究院在Cell Reports发表...
    2024年2月29日,云南大学陈大华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Cell Press旗下知名学术期刊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TET-Sall4-BMP regulatory axis controls craniofacial cartilage development”的研究论文,发现TET家族蛋白(TET2、TET3)和转录因子Sall4发生共同相分离形成凝聚体,调控BMP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18日

    生物医药研究院在Nature Communicat...
    近日,云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陈大华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孙钦秒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PTK2B promotes TBK1 and STING oligomerization and enhances the STING-TBK1 signal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蛋白酪氨酸激酶2β(PTK2B)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中发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18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溶酶体稳...
    2024年3月9日,由云南大学承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溶酶体稳态调控与相关疾病”(项目号32293200)2023-2024年度交流会在呈贡校区召开。项目指导专家浙江大学刘伟教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黄勋研究员、云南大学张建教授,以及项目负责人杨崇林教授、课题负责人王晓晨教授、李巍教授、罗婕教授,课题骨干贾顺姬研究员、郝婵娟教授,和云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部分研究员及研究生等参加会议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18日

    生物医药研究院在Cell Reports发表...
    2024年3月13日,云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程郢教授和陈大华教授在Cell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Nuclear microRNA-mediated transcriptional control determines adult microglial homeostasis and brain func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神经精神疾病风险因子miR-137在细胞核内通过参与转录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5年8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2015年8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修订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18日

    关于专利申请及审批的通知
    各学院、研究院: 为规范学校专利申请和管理,更好地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对学校专利申请和审批做如下通知:    一、云南大学教职工和学生利用学校有形、无形资产、技术条件等资源取得的专利属于职务发明,专利权人需为云南大学。    二、专利申请需以成果转化为导向,鼓励有市场应用前景、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申请专利。    三、依托科研项目的技术申请专利,需附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20日

    转发云南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22日

    几百个或更多!银河系中心存在大量黑洞
    据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表的一篇天文学研究成果,美国科学家的最新观察证据显示,银河系中心存在大量黑洞。 从地球角度可发现的超大质量黑洞,大多数位于星系的核心,而一般认为,绝大部分星系的中心包含一个特大质量黑洞,包括在银河系的中心同样盘踞着这样一个黑洞。科学家此前预测,大型星系中心附近的超大质量黑洞,会被诸多恒星质量的黑洞环绕。然而,此前对银河系中心——距离人类最近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
    发表时间:2018年04月09日

    新型水凝胶可按病情释放药量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生物医学工程最新成果:美国科学家利用小鼠模型成功展示了一种可响应疾病活动性的释药凝胶,其可装载不同的小分子,能“聪明”地根据疾病发作的不同严重程度释放相应的剂量,或将开启未来的新型治疗方案。 很多疾病的发作情况是时轻时重的,而目前传递剂量保持不变的药物治疗方法,很可能无法达到最优用量,容易贻误病情或过度治疗。 有鉴于此,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研究人员杰弗里·卡普及
    发表时间:2018年04月09日

    共有 1,83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23 页   当前第 8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