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刘晓为教授当选...
|
|
3月21日中国科协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SC-CHINA;简称“中委会”)换届委员会在北京湖北大厦举行。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刘晓为教授当选中委会委员。 中国科协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委员会是经中国科协批准成立的机构。其任务是组织、协调和推动国内科学界参与开展与国际科学理事会相关的活动,利用国际科学理事会平台,促进中国与国际科学理事会相关组织机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国际科学理事会各组织机构及其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4月12日 |
|
|
云南大学东陆高端学术论坛第九十二期
|
|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4月15日 |
|
|
云南大学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
|
|
4月10日-4月1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云南大学承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管理高级研讨班(第二十四期)在昆明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副局长孙瑞娟、云南大学副校长张力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区的国家基金依托单位近90名基金管理人员参加此次研讨班。 孙瑞娟在开班致辞中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云南大学承办此次高级研讨班表示感谢。她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管理高级研讨班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4月16日 |
|
|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汤涛院士率队访...
|
|
4月12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率科研部、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的领导和专家访问云南大学。在云南大学副校长张力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汤涛一行参观了泽湖、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实验室等,了解云南大学建设发展情况,并与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负责人和各学科专家进行了研讨交流。 调研座谈会上,张力简要介绍了云南大学近年来建设发展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4月16日 |
|
|
科技处有关红塔集团科技项目合作研...
|
|
各有关单位: 接红塔集团邀请函,现发布红塔集团有关科技项目合作研究需求。请有合作意向的老师按照需求书的协作需求,制定合作研究方案,协作需求和合作研究方案详见附件。研究方案需于2019年5月3日前交科技处科技成果管理与技术转移中心。 联系人:李亮 科技成果管理与技术转移中心 联系电话:65033769 地址:呈贡校区明远楼335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4月16日 |
|
|
专利转让(许可)申请表
|
|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4月30日 |
|
|
关于发布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与疾...
|
|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5月05日 |
|
|
技术合同范本
|
|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5月05日 |
|
|
专利转让流程
|
|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5月05日 |
|
|
技术合同登记流程
|
|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5月05日 |
|
|
科技处转发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
|
|
各相关单位: 根据《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9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链接:http://service.most.gov.cn/2015tztg_all/20190423/2920.html),请各相关单位根据通知中的申报工作流程、申报资格要求及具体申报方式组织申报。项目网上填报预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19年5月15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5月06日 |
|
|
新型催化剂有望大幅降低燃料电池造价
|
|
《自然·通讯》近日在线发表武汉大学关于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燃料电池催化剂设计的一个重要原理,有望大幅降低燃料电池造价,解决我国目前车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依赖进口问题。 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庄林、肖丽课题组在一年时间中,结合多种谱学和计算方法,全面揭示了这一发现背后的机理。 原来,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在新型燃料电池阴极,水分子参与氧气还原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5月06日 |
|
|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5月06日 |
|
|
细菌为甲烷转化成甲醇提供新思路
|
|
美英研究人员新近破解了一种以甲烷为生的细菌将甲烷转化成甲醇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可望开发出新型人工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实现转化,大幅降低成本。 将甲烷转化成易于储存和运输的甲醇,有助提高甲烷利用率。目前工业上的转化工艺需要高温高压,设备庞大、流程复杂,应用范围有限。甲烷氧化菌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转化,但人们一直没有弄清其中机制。 美国西北大学、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5月15日 |
|
|
全球2/3大河无法自由流淌—大坝对河...
|
|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在全世界最长的河流中,大约有2/3已经无法自由流淌,这损害了它们移动沉积物、促进鱼类洄游以及提供其他重要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研究人员指出,有超过3700座大坝正在建设中,自由流动的水路的未来看起来似乎更加暗淡。 为了获得有关河流状况的全球视角,长期从事水坝对整个流域影响研究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麦吉尔大学水文学者Bernhard Lehner,与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世界 |
|
|
| 发表时间:2019年05月1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