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垚教授研究团队在Scientific Repo...
日前,物理与天文学院2014级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明阳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题为“Unexpecte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lloyed and doped arsenene sheets: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http://www.nature.com
发表时间:2016年07月13日
云南省多年生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喜...
近日获悉,由云南大学牵头申请的“云南省多年生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获得认定,成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联合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景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3家涉及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单位共同组建。 “云南省多年生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具有显著云南特色的水稻多年生性的理论基础、多年生水稻的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开发、多年生新型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示范等研究方向,设置
发表时间:2016年08月31日
我校召开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多年...
2016年7月16日,由云南大学及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主持的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多年生稻遗传改良及应用研究”启动、现场考察及培训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召开。包括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7个州市21家合作单位参加了会议。 7月16日上午,参会人员现场考察了勐海县勐遮镇“多年生水稻适应机械收割高产栽培试验”田间长势情况,下午观摩了“多年生稻栽培肥料及密度试验”相关试验情况。农学院副院长胡凤
发表时间:2016年09月01日
我校承担的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
2016年9月28日,由我校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跨境水资源科学调控与利益共享研究”项目启动实施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以来云南大学牵头承担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何大明教授主持完成国家“973计划”项目《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后,主持的又一个重大科研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
发表时间:2016年09月30日
袁亚湘院士到校做学术报告
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会士(SIAM Fellow)、美国数学会会士(AMS Fellow),现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国际运筹联盟副主席、亚太运筹学会主席袁亚湘院士来到我校作学术报告。云南大学副校长刘晓江,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研究院)主要负责人及部分师生一同聆听了讲座。 袁亚湘院士作了题为《瞎子爬山到优化方法》的报告。袁亚湘
发表时间:2016年10月18日
我校新增“云南大学数据驱动的软件...
日前,云南省科技厅公布了2016年省级创新团队评审结果,我校云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彤教授领衔的“数据驱动的软件工程创新团队”成功入选,成为我校信息领域申报成功的第一个省级创新团队。 “数据驱动的软件工程创新团队”由云南大学软件学院的20位教师组成,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他们长期致力于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围绕软件演化过程、业务过程、智能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开发四个研究方向,以软件工程大数
发表时间:2016年10月24日
2016年度“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决定,推进《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实施,学校于2015年遴选了首批“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项目,项目实施一年,执行情况良好,初显成效。为进一步拓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渠道,培育服务云南行动计划新的增长点,提升服务云南行动计划能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2016年7月,学校启动了第二批“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项目遴选
发表时间:2016年10月31日
云南省低碳与节能技术公共科技服务...
日前,科技厅网站公布了2016年第一批认定的7家云南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名单,其中 “云南省低碳与节能技术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落户我校。该平台依托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低碳与节能技术研究所建设,并联合云南汇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建。 2010年底,我校低碳与节能技术研究所正式成立,所长由物理与天文学院张俊副院长担任。5年来,研究所始终践行云南大学开放办学、服务云南的精神,联合省内外同行,积极开展低碳节能
发表时间:2016年10月31日
深圳大学、武汉大学到我校调研
3月27日,武汉大学、深圳大学到我校就专利及知识产权管理、横向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调研。我校科技处杨宇处长、科技处及投资管理公司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参加调研。 深圳大学科学技术部岳洁萍、孙妮、职利等就深圳大学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与校企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工作及发展瓶颈作了详细介绍。 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殷娜介绍了武汉大学自然科学研究的整体情况,重点介绍
发表时间:2015年03月31日
云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联袂...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云南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决定提出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如何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是云南急需破解的重大课题。为此,云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共同就云南如何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言献策,切实服务云南发展。在此前调集专家编写建议文本的基础上,4月30日下午,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杨林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
发表时间:2015年05月14日
云南大学邵志会教授论文被SCI引用再...
近日,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邵志会教授收到世界著名科技出版社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通知:“I am delighted to tell you that you are in the top 1% of highly cited authors in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journals in 2014”(我高兴的通知你,你是英国皇家化学
发表时间:2015年07月01日
我校召开2015年度“云南省大型科学...
2015年12月8日,科技处主持召开了我校“云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简称“大仪网)促进工作研讨会。科技厅条财处龙云峰副处长、信息中心马继涛主任及邓艺研究员受邀莅临指导我校大仪网建设工作,我校现代分析测试中心、云南省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微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粒子天体物理
发表时间:2015年12月21日
我校两个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
近日,科技厅下文批准我校“云南省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微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本次批准的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共8个,我校是唯一获2个省重点实验室的单位。 云南省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依托物理与天文学院建设,我校国家杰青获得者、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入选者张力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围绕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中尚未解决的宇宙中高能粒子起源的科学问题,瞄准宇宙线物理、天体物理前沿
发表时间:2016年01月11日
云南大学等单位“异源四倍鲫鲤品系...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多倍化植物,约70%的有花植物为多倍体,而现生脊椎动物中仅有部分鱼类和两栖类中存在多倍体现象。为何多倍体脊椎动物数目远比多倍体植物少在科学界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为探讨这一重要科学问题,云南大学名誉校长、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张亚平院士和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教授联手,并与德国康斯坦斯大学组成了一个跨国的联合攻关团队,充分发挥双方在基因组进化分析和远缘杂交研制多倍体鱼品系研制等方面
发表时间:2016年01月19日
张力副校长带队到学院进行科技创新...
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精神和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提高我校科技创新及国际化建设水平,3月上旬,在张力副校长的带领下,科技处、国际交流处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到16个理工科学院(研究院)进行了专项调研,与各理工科学院(研究院)负责人和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本次调研旨在充分了解我校理工科学院(研究院)科技创新、国际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针对疑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调研掌握实情、发现问题、剖析原因
发表时间:2016年03月22日